close

594px-Platform9.75_-_2012 

兩個週末共四天,把哈利波特的電影全部 K了一遍

電影既是我的興趣,也覺得能得到一些....『想法』

 

剛開始前幾集,聽得很痛苦,就像平常看英國片一樣

英國的英語跟美國的美語有很大的不同

腔調差異極大,很多用詞習慣也大不相同

何況又是有許多作者創造出來的奇幻物品與魔法等

對我來說,英國片一直都是鴨子聽雷的情況

其實美國片也有,例如鋼鐵人跟小辣椒的對話,速度相當恐怖!

不過那個不太真的需要聽得懂就是了 XD

 

哈利波特最後兩集(以書來說是一本),卻聽得很習慣了

也許是台詞也少了很多吧,大家都不太講話了

反而是越來越多的角色人名,考驗我一向很差的人名記性

第一次發現我有這個缺點,是小時候看『紅樓夢』時.....

 

哈利波特前四集都可算是奇幻冒險童話小說那樣

第五集開始,電影也換了個編劇,『童話』不見了

加入了『驚悚』,第五集『鳳凰會的密令』......

雖然第四集就有人領便當了,整體來說還算是開朗

『火杯的考驗』常被我戲稱為『罩杯的考驗』 XD

 

第六集,雖然換回之前的編劇,但整個劇情已經回不去了

作者應該也無法控制了吧,整部電影連看到晴天的機會都沒有

灰暗到不行,『發便當組』越來越忙碌了

這時如果還有人認為『哈利波特』是童話小說,可能會被笑

七、八集更不用說,便當早就不夠發了.....

 

我認為第四集是個轉捩點,除了劇情的黑暗度外

還有就是隨著角色年紀的增長,愛情也開始萌芽了

女孩子終究比較早熟,兩個男生在這方面卻傻不隆咚的~

但隨著劇情越黑暗,愛情也越看不到未來性

卻更刺激這化學效應的速度

前面說到後幾集台詞的減少,因為主角們都在忙親親阿 XD

保守的台灣人也許會覺得15-6歲談戀愛好像早了些

我倒不覺得~

 

除了劇情的轉變,越後面的幾集,學校飲食也有變化

一開始都是大餐,烤火雞、烤肉等等非常的豐富

後段早餐只有土司跟蛋,比一般家庭還不如

飲料只有一再提及的『南瓜汁』.......(是很健康啦)

最後一集更只能用『戰地醫院』來形容,悽慘之極~

 

角色方面,最具爭議性的,從第一集以來都是同個人

『混血王子』,除了他還能有誰阿~~

明明是青梅竹馬,卻被橫刀奪愛,還被霸凌!

悲慘的童年,多變糾結的身份,看似陰暗的個性

卻又異常專愛,複雜非常

 

我最討厭的角色是那個總穿粉紅色的女人

喜歡貓,臉上總是有無限的偽笑、奸笑

有的角色狂妄,有的奸邪,有的是雙面人,也有欺弱怕強的

只有她從頭到尾都是虛偽,全身上下都是那股味道

壞到極點的人我不討厭,仗勢欺人的我也能忍受

而我討厭虛偽的人,為什麼便當沒她的份呢??

 

電影最後雖然得到勝利,三人也都無事, Happy Ending

不像魔戒,主角受到終生難以痊癒之痛.......

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,中途劇情的轉變與便當亂發

也讓這 Happy Ending有著惆悵與.....揪心的感覺

 

對了,如果去倫敦玩,千萬不要去撞那 9又3/4月台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naida 的頭像
    Senaida

    Senaida的部落格

    Sena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